命运的车轮发生偏转后,孙有志坚强爬起。几年间,他从颓废到奋起,旅游、支教、骑行、经营客栈,期间邂逅爱人又诞下爱女。他默默践行着自己每年长距离骑行一次的诺言。
在他自开始骑行就从未归零的自行车码表上,24000公里是孙有志抵达西藏日土县多玛乡后的读数。在他前方,还有2000公里的新藏线在。
如果说一开始的骑行,他有“证明自己可以”的意图,那现在的他,则是在磨砺自己的意志力。这次骑行,孙有志没有做准备工作,甚至在骑行正式开始前他还把假肢寄回了家。他在自行车踏板上安装了一个锁扣,固定住右脚,开始了一只脚的骑行。
孙有志说,这么做的目的是想挑战一下自己的极限,“骑行中的困难是一定能克服的,生活中的却不尽然。”
今年的骑行计划,孙有志早就定下来了,但因为他准备在新乡万仙山景区开一个客栈,稍微耽误了一下,“8月就约好了,前段时间客栈一直在装修,空不出这么多的时间。”在装修大致完成后,10月1日,孙有志出发了。
说起自己的新客栈,孙有志称,“那是辉县南寨镇后地村原来的小学。”他介绍,这所修建于1998年的学校后来荒废了,他便花钱租了下来,改造成客栈。
他介绍,这次骑行的同伴来自江苏连云港。10月18日下午,已经在狮泉河休整了4天的孙有志告诉红星新闻,同伴因为受伤,已经放弃骑行,“我在这里等下一拨人,继续同行。”
孙有志说,他的人生几乎是被骑行拯救的,“因为骑行,我认识了很多骑友,让我的性格变得更开朗了,见过了那么多的美景,心胸也变得宽广起来。”
新藏线在一些骑友看来,是一条危险重重的路线,不要说一个残疾人,就是四肢健全的人骑行也得万分小心。但孙有志告诉红星新闻,他这次骑行根本没有做准备,甚至还把假肢寄回了家,“我想挑战一下自己的极限。”10月13日晚上,12天的时间里,孙有志已经骑行了842公里,“最难的是红土达坂那一段,90多公里的上坡,海拔都在五千多米,并且一路逆风。”
他说,在骑行中最重要的是体力,最煎熬的是孤独,但在每次抵达目的地之后,成就感就会油然而生。“骑行中的困难是一定能克服的,生活中的却不尽然。”
在采访快结束时,孙有志告诉记者,他准备一直骑行下去,用在骑行中锤炼过的意志品质,继续翻越生活中的山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