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今年春节开始,这则视频便在网络上刷了屏。然而,深处暴风眼中的田波意识到自己红了,已是将近一个月之后。有外地游客不远千里,来到黄龙溪古镇,就是专门来看他。流水般的电话进来,甚至有人找到他,想挖他去工作,工资比现在高出几千块。
“客人喜欢,何乐而不为呢”2月22日,田波如往常般工作,面馆门口聚集了里外三层的围观者。正在拉面的田波,表演的正是网络上广为流传的那个版本。妖娆的动作,妩媚的表情,配上黄龄的那首《痒》,整个画面活色生香。
每天拉面的时间早、中、晚三个时间段,长达5个小时。除了网上流传的那套拉面动作,田波还有自创的四五套拉面表演。显然,他知道游客的喜好,也更愿意投其所好。不过,和网络上流传的那个版本有些区别,田波现场表演的版本表情更丰富,加入了更多即兴动作。
“没想到,真搞出来了大事情。”这是田波红了之后的第一感觉。2月22日,田波告诉记者,一切火爆的起点,只是招揽客人的“自我救赎”。
他工作的面馆,卖的是成都黄龙溪知名的一根面。一根面又叫“长寿面”,是黄龙溪古镇的传统名小吃,手工制作,一根面拉开,正好装上满满一碗。当然,作为黄龙溪的当家美食,古镇商家围绕一根面的竞争也非常激烈。田波工作的面馆,一墙之隔,就是另一家名为“一根面”的面馆。
去年3月起,面馆生意越来越冷清。作为面馆的门面,拉面师傅压力很大。
“我当时就想着搞点花样,来招揽客人。”田波告诉记者,一开始他只是简单地扭几个动作,把原来扯面的动作,变得更花哨。
竞争随后而来。田波的这个创意很快被别的面馆学走了,并且经过改进,比他做得更好。面馆老板游德勋也坦承,自己在有意识地培训拉面师傅,迎合游客的喜好。店里有4个拉面师傅,都有自己一套拉面动作,但只有田波红了。
“每一次有了新动作,很快被同行‘拿来主义。’而且比他跳得更好。”为此,田波很是苦恼了一阵子。直到去年国庆前后,店里的“大总管”刘勇出了一个绝招——干跳没意思,加点音乐如何?这次的探索,第一次表演的不是田波。但店里所有人都感觉,这次路子对了。
田波每天也在表演,有些游客拍了些视频到网上,但没有溅起任何浪花。直到有一天,黄龄的《痒》在店里响起。这首曲子配上田波柔软的身段,“简直绝配!”
店里漂亮的女拉面师林孃孃觉得,还是缺点东西。林孃孃决定,要对田波的表演加点料。她让田波跟着她学,一个动作,一个表情,一个眼神,一番培训下来,“我都不好意思了。”
“原来只是妩媚,现在是妩媚加风骚。”田波一开始非常排斥,觉得太“娘炮”了,表演时非常放不开。但是所有人都觉得,这次田波终于找到了自己的“灵魂曲目”。
成为“网红”让他惶恐不安,田波来自彭山的农村青年田波,住在家里,每天骑摩托车上下班,但从未向父母提及此事。亲戚中,只有一个近亲姐姐晓得他红了,还打来电话开玩笑,“你跳得太难看了。”
这种网络和现实的割裂,让他很不安。每次看到人群围着他,他总会感到紧张,“不适应。”田波说,人们看着他笑,有时他强撑着表演,但也有破功的时候,“我会跟着他们一起笑。”
黄龙溪古镇景区从1992年开始挂牌至2011年近20年时间,没有属于黄龙溪自己的招牌小吃。事情还得从两年前说起,景区管理局派出工作人员在整个黄龙溪镇民间寻访特色小吃,他们了解到“一根面”是黄龙溪古镇宋、元、明、清时期著名的传统小吃,又叫“长寿面”“长久面”。但是因为一根面的制作工艺相当复杂,在清朝末期就几乎失传了,也就是说几乎没有人会做了,可以说,小哥爆红后拯救的不仅是自家的面馆生意,更是拯救了面临失传的“一根面”。可能只是他自己没有意识到吧。